2005年11月5日  
中港醫藥新聞
世界醫藥新聞
中藥發展新聞
服務情報
心靈點滴
生活閒情
都市菜單
醫學美容
健康生活
牙科保健

 

 

 

 

 

心靈

“中道”在古代印度的傳承(一)

印度佛教史的三個時期

從釋迦牟尼創立佛教起,一千六百多年的印度佛教史一般被劃分爲三個時期: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原始佛教包括佛在世和逝後的一百年,主要奉行五蘊、十二因緣、四諦、八正道等教義。此時教團較爲統一,基本上沒有什重大的分齊,所以佛教稱之爲“和合一味”的時期。據說就在釋迦逝世的當年,上首弟子大迦葉便召集五百名比丘在王舍城附近的七葉洞舉行集會,一起回憶釋迦的教導,並將之整理成定本,以便準確無誤地流傳於後世。

不難想像,最高的精神領袖釋迦牟尼的去世,無疑會使整個教團面臨分崩離席的危機,而第一次結集則成功地統一了教團的思想,突出了法的權威,從“依法不依人”的原則將教團緊密地團結起來。當然,這次結集並不是收集釋迦一生的所有教法,而只是對那些直接有利於維持教團延續的資料優先進行整理,不可能反映整個佛法的全貌。另外,還有許多弟子——包括象富樓那那樣名躋十大弟子之列的有影響的人物——都未能參會,以至富樓那在承認所結集的佛法的同時,也宣佈“我從佛得聞之法,亦當受持”。還有材料表明,最初的五比丘之一的跋波在窟外另行結集,這說明所謂的“和合一味”也只是相對而言的。

大乘佛教運動興起

早期結集的種種不足無疑是後來大乘佛教運動興起的重要原因。大約在釋迦去世一百年之後,這些缺陷終於明顯地呈現出來,並在新的形勢下演化成教團內部的衝突。由此佛教進入了所謂的部派時期。導致分派的直接原因是信徒們對戒律的看法所産生的分歧。據說印度東部毗舍離城跋祇族的比丘們允許信徒做十項以前被禁止的事(“十事”),如貯存食鹽、正午過後吃東西、在一定情況下使用被褥和席子、接受金銀之類的佈施等。以耶舍爲首的西部比丘反對這些做法,召開了七百人參加的集會,審定律藏,判定“十事”爲非法,這便是佛教史上著名的“第二次結集”。但是,跋祇族的僧侶不服從決定,另外召集了一萬名比丘參加的結集,針對繁密嚴格的十誦律而制定了簡略且具通融性質的僧祇律。

第二次結集是第一次結集之後一百年間教團內部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七百結集的參加者是思想傾向保守的年長者,他們被稱爲“上座部”;跋祇族這些來自社會底層的信徒被稱爲“大部”,他們的思想比較解放。上座部和大部雖然在表面上反映爲戒律問題的諍論,但實際上則是對佛法精神實質的把握上的差異。從經文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年長的上座部僧侶們往往把重點放在寺院生活,注重於自己獲得覺悟的修持。他們過份地強調紀律和禁欲的意義,無非是想借此保證他們身上那種狹隘的權威性,因而他們受傳統的束縛且不自覺地有高人一等的優越感。而這一切又使他們冒有與社會、與大相隔絕的極大危險。

戒律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相反,大部始終與普通民打成一片,與民同甘共苦並指導他們信仰佛教的實踐。他們理解到所謂紀律不應當是從外部強加給人的,而應當是從內心世界自發産生的與外部世界相勾通的基礎。換句話說,戒律本身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就是教祖釋迦牟尼也不是戒律主義者,他教導的“隨方毗尼”原則就是要求信徒在不違反基本原則的前提下可以因時因地採取靈活多樣的傳教方式。舉例來說,跋祇族信徒們居住的毗舍離城在釋迦逝後的一百年間已發展成爲一個欣欣向榮的商業中心,貨幣經濟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毗舍離城所具有的自由和獨立的精神,明顯地反映在居住於此的在家信徒的偉大代表——維摩詰居士的身上。因此,這裏的百姓們在食物施捨之外又增加了貨幣施捨的形式應當被看作是新時期的産物,而絕不意味著僧侶們道德的墮落。進而言之,“十事”的提出無疑表明了大部僧團調整戒律使之適應當時社會的一種企圖和嘗試。由此我們甚至可以得出結論:即佛教的命運全在於能否堅持佛法的基本原則並正確地在實踐中加以應用。

轉載自《中道佛教》何勁松著

  主頁 | 新聞 | 優閒 | 信箱 | 優惠 | 訂閱表格

香港健康報  Hong Kong Health Journal.